马克思主义学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通知公告  学院新闻  师资队伍  党建园地  规章制度  学术交流  下载专区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通知公告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交流>>正文
夏永林:充分认识思政课教材在讲好思政课中的作用
2020-10-07 08:14 马院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使用好教材的问题?自己主管思政课教学近二十年,在校内外听过各式各样的教师讲课,既有年轻教师的课,也有一部分老教师的课。从这些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来看,可以直接下的结论就是他们没有处理好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的问题。利用假期,将自己的一点儿体会分享给大家,群策群力,共同为提高思政课效果而努力。

1.思政课教材与一般课程的教材有本质的区别

第一,教材在教学环节及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三个基本因素,也是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与改进的三个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人们关注教学往往更注重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因素,这也是教育教学当中有关以教师中心为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之争的原因。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不能忽视的。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有一套标准、一种规范以及目标和要求,而且更需要强调科学、规律而不是艺术、自由和随心所欲。因此,教材就成为保证学校基本教育质量的“依靠”和“依据”。同时,教材是教师执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材不但界定了教师教的任务,也界定了学生学的任务。当然,让教材在教学上发挥作用,并非让教师放弃主动性,让教师死教书,学生死读书。没有教材或不依靠教材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教学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教材也不是随意编写的,它是集中了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学科水平,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

以上对于教材在教学中作用的一般性描述,决定了教材要素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强调教材的作用或意义,表明教学既不能脱离教材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又要反对完全依赖教材进行教学、甚至照本宣科。

第二,思政课教材的特殊性是由思政课本身的属性决定的

思政课教材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看,它与所有课程的教材有着上述所描述的教学的共同特征,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参考、是管理者规范教学的标准。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与一般课程教材注重理论与知识的不同在于,思政课教材首先是体现在它的政治性与思想性。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对青少年一代全面发展、特别是价值观塑造与价值引领的主渠道,是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对青年一代侵袭的防火墙和清洗剂,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和使命。而衔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一个重要的载体或介质就是教材。

在笔者三十余年的思政课执教过程中,也亲身经历过思政课教材编写和使用的混乱的状况。实施思政课教材统编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思政课建设与管理的高度重视,也是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举措。从2008年全国实施思政课教材全国统编、全国统一使用“马工程”教材以来,把对“统编教材”使用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检查各个高校落实中央政策的重要检查指标。在已经编写出版的“马工程”系列的近百种教材中(除思政课教材之外,更多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使用要求最高,目前也是使用最彻底的课程。

第三,思政课教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教学使用中的特点

目前全国高校思政课统一使用由中央审定、集中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的“马工程”思政课教材,主要起到了保证了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方向;保证了思政课教材的思想高度;保证了思政课教材的理论水平;保证了思政课教材的规范统一的作用。

但是,作为拥有几十年思政课教学经历的思政课教师,自己在教学中也曾经遇到过使用教材和具体教学实践关系的处理中的问题。因为,再好的教材,都不可能让教师在教学中直接采用。这是因为:

思政课教材是按照学术的逻辑、学术的语言进行编写的,虽然它在保证了政治性与思想性的同时,也体现了学术架构的完整性。但这种学术范式、学术话语与真正的教学话语还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与当前思政课的高标准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同时,教材的编写往往是注重了通用性而考虑不了特殊性,全国各种类型的院校和学生使用通用的教材,本身就要在教学中实施再造。教材因篇幅有限,不可能将更多的教学资源融入其中,而且作为教学遵守之纲,凸显的是基本的规范,容易造成教材的问题意识和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对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方面下功夫。

2.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很好地使用教材的问题剖析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自己曾经主管思政课教学近二十年,在校内外听过各式各样的教师讲课,既有年轻教师的课,也有一部分老教师的课。我自己感悟,思政课教师的课讲的不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理好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

第一,一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没有吃透教材,甚至照本宣科

在思政课教学中,一般要求教师能够做到依据教材但是不能够依赖教材,要能够做到依托教材但要跳出教材。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的一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对教材内容和体系没有吃透,导致在教学中不能够脱离教材、甚至照本宣科的情况存在。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也曾有多位青年教师或作为助教、或随堂听课,课后不止一位教师跟我反映,“原来思政课程可以这样来上!原来我们以为只要把教材上罗列的理论、知识根据自己所学加以理解再传给学生即可,殊不知思政课教学还要有这么多的铺垫、还要做这么多的延伸。”这一方面与现在的一些青年教师学科过窄、不能很快适应思政课多学科综合性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和他们缺乏必要的教学经验、不能够很快地从学术范式向教学范式转变的有关。这些青年教师往往处于“兴奋”和“焦虑”的矛盾心态之中,既有刚入职渴望迅速站稳讲台、得到领导、同行、特别是学生认可的热情,同时也因缺乏经验不知如何对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特别是因为还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和“吃不准”而担心和怕担责而焦虑;当然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因工作重心并没有放在教学上而存在着精力投入不足、教学应付差事而做了教材内容的“搬运工”,因为照本宣科最省事,有些教师直接用别人现成的PPT。

第二,一部分教师以专题教学或个人教学经历为借口而脱离教材

我自己在教学管理、教学观摩当中,也发现有一部分教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为借口、完全撇开教材进行教学,增加了在教学中的随意性。大致上有以下的情形:

一是客观地讲从2008年实施思政课统编教材以来,我们的教材确实存在着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前些年是因为教材的编写体例不适合在教学中使用,我在2015年在银川参加过统编教材修订的意见征求会,作为与会的教师往往都是在肯定每一版修订后的教材的积极方面之后,有限度地提出一些建议,而当时参会的学生代表直接指出教材的可读性不强、吸引力不强的不足。特别是一线教师往往因为教材存在的一些不足而对教材研究不足或者根本就不看教材,没有深挖教材对于教学在思想上、理论上的价值。其实教材中有用的信息和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二是有一部分教师平时就不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党的最新理论和重要论述(比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学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不够或者就没有学习。思政课教材是最新的理论成果“三进”的重要载体,如果既不学习理论,又不研究教材,可以想象这样的教师会把思政课讲成什么样,或满嘴过时的语言、或把思政课降低了、或在教学中随意安排教学内容,这与要把思政课讲成“政治上有高度、思想上有深度、理论上有力度、情感上有温度”的要求相去甚远。

因此,我们既不能因为坚持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规范性,而死板地对待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连章节目都完全与教材相同;同时,也不能追求教学的创新性、追求专题化教学模式而随意变更教材的内容、甚至完全脱离教师,根据教师专长和喜好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教师随意的讲,学生却很难系统地把握教学的内容、重点与难点等。因此,要讲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首先要在对教材的研读上下功夫。只有熟读教材,才能够立足教材又能跳出教材。“立足”是为了规范、“跳出”是为了创新。当然,要把课讲好,还需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方面做大量的工作,我后面专门要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红世一足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550-3854715  地址:滁州市丰乐大道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