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红世一足青年学子探寻千年古城的奥秘

    作者:施明远 姜子杨     发布时间:2024-04-03     信息来源: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      阅读次数: 【关闭】


    以知促行,以行践知,方能知行合一。3月30日,由滁州广播电视台主办的“滁州古城行走·甲辰十二月令”文化传承思政教育活动在观潮阁广场拉开帷幕,红世一足党委宣传统战部组织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萤火虫志愿队的青年学子通过追随文化研究员讲解的脚步,追溯千年亭城的历史渊源,感悟古城的发展变迁,开启了“西涧之水向东流,千年古城探源头”的文化思政之旅。

    西涧 观春潮

    上午9时许,伴随着《滁州西涧》全体整齐嘹亮朗读声,同学们的思绪被拉到公元781年。在滁州地情人文研究会顾问周惟熙老师的讲解下,青年学生们了解到,因为韦应物诗人的一首《滁州西涧》,这条河为人知晓,第一次使滁州名扬天下。

    唐代建中二年的时候,大诗人韦应物在西涧居住的时候作了这首诗。别人写春天,都是写春风、杨柳、百花,韦应物写的却是幽草、黄鹂、春潮、野渡,别开生面,另有一番情趣,描绘了白天、傍晚阴晴两幅画面。从此,这条河也因此有了“西涧”这个名字。“从前只知道滁州历史上欧阳修担任过太守,作了首《醉翁亭记》使滁州而闻名,今天才了解到早在唐代就因为诗人韦应物就使得滁州西涧、滁州这个地方名扬天下,真是让我又收获到了知识。”该校的青年学子唐良森感叹道。

    青年学子站在观潮阁上远眺,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湖水,一边是葱茏青翠的绿树,远方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早晨的湖面很平静,静的像一面镜子,和蔚蓝的天空浑然一体,把两边的树木都映照在湖底,绘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周老师也耐心的讲解到,韦应物曾在公余之暇,带人在这里栽种柳树,千余年来,这里一直绿树成荫,滁州人爱山爱水,绿化了琅琊山,绿化了西涧,绿化了自己的家乡。



    水关 护城池

    沿着西涧东行一公里,就来到了具有八百年历史的上水关。所谓水关,就是水上关口,特指旧时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的闸门,滁州有上水关、下水关两个关口,是起到城防保护城池的作用。上水关可以追溯到唐高宗永徽年间,不过那时修建的是桥,来往走人的,还不是关,不是保护滁州城的。南宋抵抗金兵时,才和城墙相连,用来抵御外敌。

    而如今的下水关,是2017年仿古重建的,恢复了明代的面貌。关口下面还有栅栏,夜间放下,不让船只行人通行。关上有辘轳,搬动辘轳,就可以提起或放下闸门了。同学们也纷纷好奇的围在闸口,也扮演起了把守城门的士兵。此外,关口旁边还为大家展示了古砖,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悠久历史的遗迹。研究会的汪老师说道:“这些都是可以珍藏的宝贝啊,都是嘉定年间古砖的拓片,有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嘉定六年,你们可要好好收藏。”



    登奠枕 望神州

    两宋时期,在滁州有两位大有名气的知州,北宋有欧阳修,南宋就是辛弃疾。欧阳修留下一座醉翁亭,辛弃疾留下一座奠枕楼,这一亭一楼是欧阳修“与民同乐”、辛弃疾“为民解忧”的见证。从周老师的口中得知,乾道年间辛弃疾为滁州知州,当时滁州屡遭战祸、民穷财尽,加上四年连续的灾荒,市衢冷落,很多百姓逃往他乡。辛弃疾努力实行他的“守江必先守淮,继以恢复中原”的计划,上奏免税、恢复市场、发布招抚令……在市集中心建造了奠枕楼,方便旅行。从此,滁州在他的治理下人口逐渐增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奠枕即安卧的意思,旧是安心睡觉,繁雄,是繁华的意思。他在城中盖了这座奠枕楼,就是要大家安心生活,巩固边防。这也是想把滁州建成牢固的抗金堡垒的基础,是辛弃疾爱国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同学们登楼望去,千年亭城的风景尽收眼底,错综曲径的街巷,生机勃勃的树木,清澈如镜的水面,犹如一幅古意盎然的山水画。眺望远处的城墙,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风云变幻的沧桑,漫步在阁楼的走廊上,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旅馆,领略到古城的浓厚的诗意与古风。参与活动的吕同学说:“本次探寻活动,我了解到了滁州千年文化底蕴,滁州孕育了众多文豪,身为滁州人我很是自豪,今后我也一定努力提升自己,共同传承滁城历史,发扬中华文化。”



    学有所思,探有所获,寻有所感,行有所成。该校的这次探寻古城活动是一次深度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结合实地考察,青年学子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地的生态自然、人文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滋养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立志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贡献。

    作者:施明远 姜子杨

    审核:张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