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做好2023年红世一足科研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校科技函【2023】4号

作者:科技处     发布时间:2023-02-20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关闭】


各教学院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部署和学校十四五科技工作规划,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编制2023年度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的通知》(皖教秘科〔20236号)文件要求,推动高校坚持四个面向,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实行有组织科研。经研究,开展2023年度学校科研计划编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与发展目标,围绕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急需领域,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推进有组织科研,合理设置、优化结构,规范管理、动态调整,科学评价、注重实效,形成具有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提高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四个面向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科研资源,明确主攻方向,注重理论创新、成果应用、决策咨询。

2.坚持服务需求。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认真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院部专业特色,明确研究领域,打造综合化、梯队式、应用型研究团队,注重应用研究,打通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等环节,提供更多创新成果供给,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3.坚持分类指导。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充分结合我校实际,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特色专业和研究领域,走出去,请进来,深化合作,合理确定选题和研究类型,既顶天要高,又立地要实,形成自身优势特色鲜明的科研体系。

4.坚持统筹协调。编制年度科研计划,要坚持院部、专业、人才(团队)三位一体,统筹谋划。深化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重点专业群要重点支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二、年度科研计划编制主要内容

(一)编制过程

科研计划文字部分由科技处统筹编制。各教学院部要重视科研计划编制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在党建、思政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监督指导,要充分体现科研组织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召开专题会议,围绕专业群建设,统筹谋划设计,再开展宣传发动、项目遴选、座谈讨论、咨询决策和项目推荐等过程。科研计划的选题和项目申报同步进行,要多征求校内外专家意见,经院部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后确定。

(二)年度科研计划类别

本次编制的科研计划包含校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分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类。

1.红世一足一般/重点科研项目。自然科学项目应当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急需领域,主动对接滁州市八大产业链相关企业,结合学校专业群建设实际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聚焦地方和学校发展的实践问题,吸收有关党委、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意见,强化应用对策研究

2.安徽省高校重点/重大科研项目。旨在以解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科技前沿需求为目标,聚焦四基(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软件、产业技术基础)突破和应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发挥优势学科专业作用,鼓励科研工作者开展探索。优先支持企业委托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支持措施与管理

根据教育厅和学校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相关规定,本年度规划的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研究经费由学校统筹,各项目分年度做好预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每项资助4万元,重大项目每项资助8万元。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每项资助10万元,重大项目每项资助20万元。校级社科一般项目每项资助0.5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1万元。校级自科一般项目每项资助1.5万元,重点项目每项资助3万元。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编制工作

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是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是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是新形势下高校能否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的重大考验。各教学院部要充分认识编制年度科研计划的重要性,围绕专业特色和自身优势,坚持四个面向,加强统筹管理,发挥优秀科技人才的引领与凝聚作用,在科研政策支持、资源协调、团队建设等方面探索形成有组织科研的有效模式,产出更有价值、更有特色、更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成果。

(二)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科研管理政策要求,逐步探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推动教学院部科研发展。科研编制工作,教学院部要加强组织领导,科技职能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向重点专业、重点院部倾斜,实施动态激励,进一步健全科研创新工作机制,建立校抓推动、院系为主、部门服务的责任机制,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研投入体系。

四、申报条件及要求

1.社会信用记录良好,学风端正,具有履行项目负责人责任的能力,具有科研课题研究的经历。

2.省级重大项目主要支持解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政策问题和有关学科发展前沿的应用研究。省级重点项目主要支持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热点问题。校级重点项目主要支持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究。校级一般项目面向近三年入职的青年教师,鼓励应用研究。

3.选题项目应该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重点工作需要,优先选择结合生产、实验和社会实践等具有应用价值的选题和项目,要优先向产学研项目和应用型项目进行倾斜。

4.科学安排项目组人员,合理分配研究任务,避免临时性组队以及项目挂名等,确保研究能顺利实施。每人最多只能同时参与两个项目(含本人申报的项目)。

5.申报项目的主持人必须是我校在编在岗教师,每位教师限报1项,校级重点和省级项目,主持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有在研同等级项目的不得申报该等级项目。

6.校级重点及重点以上项目级别暂时不填写,待学校统一组织统一评审后再确定,评审后省级及校级重点按照排名情况确定。申报校级重点及以上的统一使用省级申报书,申报校级一般的使用校级科研申报书。

7.优先支持学校重点专业群建设相关研究,支持校企政合作的应用型研究,支持成果可应用、可转化、可持续的研究。支持在研的校级项目,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优化升级后报省级项目,严禁项目名称和有关研究内容不做任何优化进行申报。支持中青年教师申报。各教学院部遴选的项目经党政联席会议确定推荐,需公示(不少于3个工作日),教学院、部党组织要对申报项目进行意识形态专项审核,并在相关材料中说明。

五、申报材料及时间

1.各教学院部要认真做好本项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的工作原则,严把质量关,确保项目设计科学、合理、可行,能够实现预期研究目标。

2.管理岗教师从专业对应院部申报,院部审核后,将《推荐汇总表》、教学院部正式推荐函件(对项目选题和推荐情况、党政联席会议情况作简要说明,对意识形态审核进行承诺)电子稿和申报书扫描版(盖章),及相关支持材料电子稿由教学院部统一打包发至科技处邮箱kejichu@chzc.edu.cn,纸质材料各教学院部自行存档备查。

3.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3331日下班前,过期不再受理。

联系人:疏剑,联系电话:0550-3854703

附件1: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编制2022年度高等学校科研计划的通知

附件2:安徽省高校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编制指南(社科)

附件3:安徽省高校年度科研计划项目编制指南(自科)

附件4: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社科)申请书

附件5: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自科)申请书

附件6:红世一足科学研究项目(社科)申请书

附件7:红世一足科学研究项目(自科)申请书

附件82023年度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推荐汇总表(哲学社会科学)

附件92023年度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推荐汇总表(自然科学)

附件10:申报书填写说明



科技处   

2023220